您的位置:

首页

细胞科普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时间: 2025-09-28 09:15:45 11人阅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点是病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或容易被忽视。了解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出现的早期迹象:

1. 尿液变化: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尿色变深、泡沫增多(蛋白尿),或是夜间起夜次数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是肾脏过滤功能受损的表现。

2. 水肿:身体某些部位如眼睑、脚踝出现轻微到中度的肿胀,这是因为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致。

3. 血压升高:随着肾脏损伤程度加深,部分人会出现高血压现象。高血压不仅会加重肾脏损害,还可能引发心脏等其他器官的问题。

4. 疲劳感:感到异常疲倦、乏力,这与贫血有关。当肾脏功能下降时,它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血球数量不足,从而引起贫血。

5. 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或者体重减轻,这与体内毒素积累以及电解质失衡有关。

6. 腰痛: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腰部不适或疼痛,但这并不是所有慢性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

蛋白尿:尿液 “泡沫增多”

表现:排尿时发现尿液表面出现细小、不易消散的泡沫(类似啤酒沫或洗衣粉泡沫,静置 5-10 分钟后仍不消失),而非 “大泡沫、易破” 的生理性泡沫(如排尿过急导致的泡沫,通常 1-2 分钟内消散)。

原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原本无法通过的蛋白质(如白蛋白)漏入尿液,形成 “蛋白尿”,早期多为 “微量白蛋白尿”(常规尿常规可能正常,需通过 “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 检测发现),随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 “显性蛋白尿”(尿常规可检出)。

注意:早期蛋白尿通常无明显不适,易被忽视,需养成 “观察尿液泡沫” 的习惯,尤其长期熬夜、劳累后若出现泡沫尿,建议及时检查。

血尿:尿液颜色改变

表现:分 “肉眼血尿” 和 “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尿液呈 “洗肉水样”“淡红色” 或 “茶色”(类似浓茶色,因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释放),早期多为 “间断性”(如感冒、劳累后出现,休息后消失),而非持续性;

镜下血尿:肉眼看尿液颜色正常,但尿常规检查时发现 “红细胞计数超标”(正常尿红细胞

原因: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部位漏入尿液,形成血尿。

上述提到的症状并非特异性很强,也就是说它们也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并且持续存在的话,建议尽快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只有通过血液检测、尿检以及其他必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才能准确判断是否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严重程度。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肾小球肾炎至关重要,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同时,定期体检也是发现潜在健康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细胞话题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扫码咨询或留言

免费咨询,获取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8793868

咨询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