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细胞科普

肿瘤标志物检查八大项目

肿瘤标志物检查八大项目

时间: 2025-07-02 12:42:31 18人阅读

在现代医学里,肿瘤标志物检查是那种用于辅助对某些类型癌症进行诊断以及监测的极为重要手段之一,其方式为通过检测、尿液或者其他体液里特定物质(也就是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如此医生便能够评估个体患癌风险、监测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进展,接下来有八个常见肿瘤标志物项目及其简要说明如下:

1. 甲胎蛋白(AFP):

此标志物主要被用于筛查肝细胞癌以及像睾丸癌或卵巢癌这类生殖细胞肿瘤,倘若AFP水平有所升高,就可能提示存在上述类型的恶性肿瘤。

2. 癌胚抗原(CEA):

被广泛应用在结直肠癌的监测方面,也可当作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其他实体瘤的参考指标,然而需留意的是,CEA并非特异性特别强的标志物,它的升高也可能与其他非恶性情况有关联。

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专门用于辅助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男性定期开展PSA测试对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有帮助,不过,PSA水平受到年龄、前列腺体积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解释结果的时候需要谨慎对待。

4. CA 125:

常被用作卵巢癌的筛查工具,尤其针对那些有症状或者处于高风险的女性群体,而且它还适用于对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反应以及复发情况进行监测,只是CA 125同样在其他正常组织中存在,所以仅靠它单独作为诊断依据是不充分的。

5. CA 19 - 9:

主要与胰腺癌相关联,可用来对该疾病进行初步筛查以及后续跟踪,另外,在胆管癌、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当中,也能够观察到CA 19 - 9水平呈现上升态势。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通常被应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与随访工作,NSE水平出现的变化能够辅助医生去判断SCLC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

7. β2微球蛋白(β2 - MG):

虽说它并非典型意义上的肿瘤标志物,但是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系统恶性肿瘤里能看到其浓度有所增高,与此同时,β2 - MG还参与了免疫调节这一过程,对于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态有一定的意义。

8.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主要用于对鳞状细胞癌(像肺、食道、头颈部等部位)进行诊断与疗效评价,SCC水平要是异常升高,往往就提示可能存在这类癌症。

需要即便这些肿瘤标志物于临床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它们并不能够单独被当作确诊的依据,要想正确解读这些检测结果,则需要把个人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等多种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除此之外,不同实验室之间也许存在着差异,所以建议一直都在同一机构内完成连续性检测,目的是保证数据具备一致性与准确性。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细胞话题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扫码咨询或留言

免费咨询,获取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8793868

咨询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