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细胞科普

高血糖注意事项和饮食注意事项

高血糖注意事项和饮食注意事项

时间: 2025-05-15 18:35:58 15人阅读

高血糖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核心表现,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科学管理血糖需从生活方式调整(尤其是饮食)和日常监测两方面入手。以下从注意事项、饮食原则、食物选择及误区避免等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高血糖日常注意事项

1. 血糖监测

1. 频率:

1. 初诊或血糖波动大者: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

2. 稳定期:每周监测2-3天,覆盖不同时间段(如空腹、早餐后、晚餐后)。

2. 目标值:

1. 空腹血糖:4.4-7.0 mmol/L;

2.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老年人或并发症患者可放宽至7.5%-8.0%)。

2. 规律用药

1. 遵医嘱服药: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DPP-4抑制剂等);

2. 胰岛素使用:掌握注射技巧,避免重复使用针头,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3. 运动管理

1. 类型: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结合2-3次抗阻运动(如哑铃、弹力带);

2. 时间:餐后1小时运动为宜,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

3. 禁忌:血糖>16.7 mmol/L或合并酮症酸中毒时暂停运动。

4. 并发症预防

1. 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穿宽松鞋袜,避免烫伤或外伤;

2. 眼部检查:每年1次眼底筛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 肾脏保护: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控制血压(<130/80 mmHg)。

二、高血糖饮食核心原则

1.控制总热量,维持理想体重

2.1. 热量计算:

1. 轻体力劳动者:30 kcal/kg/d(如60kg者每日1800 kcal);

2. 肥胖者:减少500 kcal/d,每周减重0.5-1kg为宜。

2. 体重管理:BMI维持在18.5-23.9 kg/m²,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3.均衡营养,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4.营养素占比功能及选择建议

碳水化合物50%-60%优先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避免精制糖(如白糖、蜂蜜);

蛋白质15%-20%优质蛋白为主(如鱼、瘦肉、蛋、奶、大豆),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至0.8g/kg/d;

脂肪20%-30%减少饱和脂肪(<10%,如动物油、奶油),增加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

6.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9.1. 三餐分配:早餐25%、午餐40%、晚餐25%,两餐间可加餐(如100g无糖酸奶、1个苹果);

2. 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延缓碳水吸收。

10.限制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11.1. 高糖食物:含糖饮料、糕点、果脯、甜酱料;

2. 高脂食物: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

3. 高盐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类、方便面、咸味零食。

三、高血糖食物选择清单

类别推荐食物需谨慎/避免食物

主食全谷物(糙米、燕麦、荞麦)、杂豆(红豆、绿豆)、薯类(红薯、山药)白米饭、白面包、糯米制品、油条

蛋白质深海鱼(三文鱼、鳕鱼)、去皮禽肉、豆腐、低脂牛奶、鸡蛋加工肉制品(香肠、腊肉)、油炸肉类、动物内脏

蔬菜绿叶菜(菠菜、芹菜)、菌菇类(香菇、木耳)、十字花科(西兰花、卷心菜)淀粉类蔬菜(土豆、莲藕、山药,需替代部分主食)

水果低GI水果(苹果、柚子、草莓、蓝莓,每日≤200g)高GI水果(荔枝、龙眼、香蕉、榴莲)、果汁、果干

油脂橄榄油、亚麻籽油、茶籽油(凉拌或低温烹饪)棕榈油、椰子油、猪油、反复使用的煎炸油

饮品白开水、淡茶、黑咖啡(无糖)、柠檬水含糖饮料、酒精、浓汤、市售果汁

四、高血糖饮食误区与避免方法

1. 误区1:完全不吃主食

1. 危害:导致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营养不良;

2. 正确做法:选择低GI主食,控制总量(如每餐1拳头大小)。

2. 误区2:迷信“无糖食品”

1. 真相:无糖糕点、饼干仍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仍升糖;

2. 建议:纳入总热量计算,适量食用。

3. 误区3:水果含糖高,完全不吃

1. 真相:水果含膳食纤维、维生素,适量食用对血糖有益;

2. 建议:选择低GI水果,分次食用(如上午100g、下午100g)。

4. 误区4:依赖降糖保健品

1. 风险:部分保健品含违禁药物(如格列本脲),导致低血糖;

2. 原则:拒绝非正规渠道产品,以饮食、运动、药物为基础治疗。

五、特殊场景管理

1. 外出就餐

1. 选择清蒸、炖煮、白灼菜品,避免油炸、糖醋、红烧;

2. 主食减半,用蔬菜替代部分米饭/面条。

2. 低血糖应急

1. 症状:心悸、出汗、手抖、头晕;

2. 处理:立即进食15g快速升糖食物(如4块方糖、半杯果汁),15分钟后复测血糖。

3. 节假日饮食

1. 提前规划餐单,控制总量;

2. 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搭配蛋白质食物(如坚果、豆腐)。

六、总结与建议

高血糖管理需长期坚持、科学规划,建议:

1. 定期学习:参加医院或社区的糖尿病教育课程,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2. 记录饮食日记:使用APP(如薄荷健康)记录饮食、血糖、运动数据;

3. 家庭支持:家属参与饮食准备,避免“诱惑性食物”出现在家中;

4. 心理调适:通过冥想、瑜伽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

关键提醒: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血糖持续>13.9 mmol/L且伴酮味(烂苹果味);

· 频繁低血糖(每周>2次);

· 视力急剧下降、足部溃疡或感染。

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规范用药及定期监测,绝大多数高血糖患者可实现血糖达标,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细胞话题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扫码咨询或留言

免费咨询,获取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8793868

咨询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