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46:01 146人阅读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亢进,继而导致肝脏的炎症、坏死、纤维化乃至癌变。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
1. 母婴传播:这是乙肝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期间或之后,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如果婴儿未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感染风险会增加。
2. 传播:当健康人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被乙肝病毒污染的时,就可能发生感染。例如,共用剃须刀、牙刷,或者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进行纹身、穿孔等行为都可能造成病毒传播。
3. 性传播: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也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尤其是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高危性行为时,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二、为何会“突然”发现患有乙肝
1. 潜伏期长: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有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难以察觉自己已被感染。直到体检或其他原因进行肝功能检查时,才发现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
2. 早期症状不明显:即使过了潜伏期,乙肝早期的症状也往往比较轻微,如乏力、食欲减退、低热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普通疲劳或感冒所致。
3. 缺乏定期检查意识:许多人没有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特别是对于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不够重视,导致即便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也无法及时发现。
三、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1.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通过按时完成全程接种,绝大多数人可以获得长期的免疫力,从而避免感染乙肝病毒。
2. 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可能沾染的个人用品,如剃须刀、牙刷等;确保医疗和美容机构使用的器械经过严格消毒。
3. 安全性行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因性接触而感染乙肝的风险。
4.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尽量减少到非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输血或使用制品的机会,以降低感染风险。
5.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相关指标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乙肝的发生并非无缘无故,而是与多种传播途径和个人防护意识密切相关。了解乙肝的传播方式,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相关文章
2025-05-29 09:24:08
2025-06-03 08:51:18
2025-05-21 12:31:13
2025-05-13 10:23:22
2025-06-13 12:18:42
2025-05-13 16:55:25
2024-12-26 12:35:24
2025-05-13 16:31:22
最新问答
打干细胞后可否吃保健品?
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是否可以食用保健品,这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个人健康状况、接受的干细胞...
2025/09/26 · 15人浏览
检查心脏病挂什么科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有心脏病,建议前往医院的心内科进行检查。心内科是专门针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
2025/09/26 · 13人浏览
让您狂瘦的四步饮食减肥法
想要通过饮食来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可以尝试以下四步方法:1. 均衡膳食:确保每日摄入的食物种...
2025/09/26 · 13人浏览
做完干细胞可以吃百香果吗?
做完干细胞治疗后,饮食上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和易于消化。百香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含有丰富...
2025/09/26 · 12人浏览
热门话题
#帕金森
#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征性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还会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
1130篇文章 · 426篇问答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人参果细胞网为您提供最新神经系统知识问答,神经系统健康问答,神经系统疾病问答等相关新信息。
12112篇文章 · 4338篇问答
#干细胞
#干细胞
干细胞(stem cells, 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11261篇文章 · 5578篇问答
#细胞研究
#细胞研究
细胞研究
6304篇文章 · 2586篇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