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细胞科普

b超检查让查肿瘤标志物是怎么回事

b超检查让查肿瘤标志物是怎么回事

时间: 2025-05-07 09:30:03 14人阅读

B超检查后被建议进一步查肿瘤标志物,通常是由于B超发现了某些异常情况,但仅凭B超结果难以完全明确病变性质,因此需要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来辅助诊断。

B超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它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呈现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能够发现脏器中是否存在肿块、囊肿、结石等异常回声,判断其大小、位置、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然而,B超虽然可以发现异常占位性病变,但无法直接判断这个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生长、增殖过程中产生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它们的存在或含量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发生、发展情况。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能会释放特定的肿瘤标志物,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些标志物的水平,能为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甲胎蛋白(AFP)常用于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癌胚抗原(CE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能升高,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等。当B超检查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时,检测AFP水平有助于判断该病变是肝癌的可能性大小;若B超提示卵巢有包块,CA125的检测结果能为鉴别包块良恶性提供依据。所以,B超检查后被建议查肿瘤标志物,是医生基于对病情的综合考量,希望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相互补充,更准确地评估病情,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细胞话题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扫码咨询或留言

免费咨询,获取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8793868

咨询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