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细胞科普

肿瘤标志物15项检查内容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15项检查内容是什么

时间: 2025-07-14 17:39:04 13人阅读

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用于辅助诊断与监测肿瘤的医学检查方法,凭借对血液、体液或其他样本中特定物质即肿瘤标志物开展检测,医生方能获取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肿瘤及其可能类型的信息,然而仅单独依靠此检测,并不足以确诊癌症,而通常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手段共同加以评估。于临床实践当中,较为常见的“15项肿瘤标志物”组合筛查,其中涵盖多种不同生物标记物,其目的旨在提升对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早期发现的可能性。以下针对15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主要用途予以简介:

一,癌胚抗原(CEA),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诸如结直肠癌的监测方面;

二,甲胎蛋白(AFP),主要针对肝细胞癌及某些生殖细胞肿瘤展开筛查;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乃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四,糖类抗原19 - 9(CA19 - 9),与胰腺癌、胆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存在关联;

五,糖类抗原125(CA125),常被应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领域;

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神经系统肿瘤的指标;

七,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 - 1),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八,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是小细胞肺癌的另一个潜在标志物;

九,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对于鳞状细胞癌尤其头颈部鳞癌具备较高敏感性;

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 - HCG),在生殖细胞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时水平会升高;

十一,铁蛋白(Ferritin),虽并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在某些类型癌症中可见其浓度呈现增加态势;

十二,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可用于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监测工作;

十三,游离β - HCG,在某些情形下相比总β - HCG更具诊断价值;

十四,P53抗体,能够反映体内p53基因突变状态,从而间接提示肿瘤存在的可能性;

十五,端粒酶活性测定,由于端粒酶在大多数正常成人细胞中不表达或者低表达,然而在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中却高度激活。还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医院或实验室都会供应完全相同的“15项肿瘤标志物”组合服务,具体项目很可能依据医疗机构实际条件而出现差异。

此外,每种标志物皆有其局限性与适用范围,在解读结果之际,应由专业医师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检查资料综合予以判断。要是怀疑自己或者家人患有某种癌症,那就需要及时前往就医并且遵循医嘱展开相应检查。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细胞话题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扫码咨询或留言

免费咨询,获取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8793868

咨询留言
X